太陽光電模組也就是大家所謂太陽能板或是太陽能電池模組,也就是光伏能方式發電,在這不論述太陽能加熱間接
發電方式,太陽能光伏電池主要是半導體中有正負極兩層,經由陽光照射後兩層物料間產生電場驅使電子移動,其便會
產生電能此電力為直流電,太陽光越強,所產生之電流越大,這些電流被細柵線所收集進而匯集至主柵線,主柵線便是
連通外部將電流輸出,而將各個太陽能電池片主柵線電流進行連接便成為單一太陽能發電模組,透過其產生發電功能,
太陽能發電量多少是依照電池片串聯數量及種類而有所不同,而電池片與電池模組的轉換效率更是影響發電效率,當然
如前面所說太陽光度越強發電效果越好,但不是沒有太陽的陰天就無法發電,真正是太陽能光伏系統,不一定需要大太
陽才能發電,陰天同樣能發電,藉由太陽光經雲層反射,天空中陽光度仍可照射入太陽能片中,甚至雲量少的天氣比無
雲的天空光伏能量更高。
太陽能發電模組測試部分標準在國際有許多規範,如ISO、EN、DIN、IEC等,而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也以IEC 61215
晶矽型模組性能測試、IEC 61646薄膜型模組性能測試、IEC 61730晶矽型與薄膜型模組安全測試,制定國內對等之CNS
15114 結晶矽陸上太陽光電模組、CNS 15115 薄膜陸上型太陽光電模組、CNS 15118-1 太陽光電模組之安全確認-第 1 部
:構造要求及CNS 15118-2 太陽光電模組之安全確認-第 2 部:測試要求,同時針對產品壽命以CNS 14040 環境管理-生
命週期評估-原則與架構及CNS 14044 環境管理-生命週期評估-要求事項與指導綱進行規範,並搭配ISO/TS 14067進行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產品與服務碳足跡計算;而主要試驗項目包括安全要求、發電效能、效能衰減評估、電位導致衰減評估
、濕冷熱試驗、高溫高濕試驗及鹽霧試驗等共七項測試;細部測試要求部分薄膜型模組與晶矽型均需進行包括目視檢查、
量測STC最大功率、絕緣測試、測量溫度係數、標稱操作電池溫度量測、在STC與NOCT下之性能、低照度下之性能、戶
外曝曬測試、熱斑耐久度測試、紫外線預處理測試、熱循環測試、濕冷凍測試、濕熱測試、引線端強度測試、濕漏電流測
試、機械負荷測試、冰雹測試、旁路二極體安全測試;而薄膜型另需測光曝曬試驗。
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全球正逐漸升高,未來因能源取得成本增加、節能政策推動、能源轉型目標、日益趨嚴的排碳法規
及能耗標準等因素推動下,包括太陽能發電模組等再生能源模式將會逐漸被人民接受而普及,而國內太陽能發電模組相關
產業包括光伏電池上中下游、連接與控制線路、電力轉換電機設備及固定鋼架等相當完備,而政府也持續推動補助太陽能
發電場域設置,協助包括家庭,工廠或魚電共生等導入,其將把太陽能發電比例往上推升,而使用的太陽光電模組均須如
前所述通過相關標準測試,以便對於產品可靠度與安全做好把關動作,財團法人台灣商品檢測驗證中心台南實驗室擁有相
關測試驗證能量,可以協助廠商PV效能衰減評估及產品零組件測試等相關試驗,成為產業發展最佳合作夥伴。
|